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最新预测显示,2025年茶小绿叶蝉在广东清远地区或将达重发生等级。该预警基于全国茶树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数据,由国家体系刺吸式害虫防控专家王晓庆团队与国家体系栽培生理与生态岗位专家黎健龙团队联合攻关完成,为夏秋茶安全生产提供科学支撑。
通过远程智能监测及田间调查综合分析,茶小绿叶蝉在广东一年发生10余代,夏秋两季为害高峰。2025年第一峰期间,清远茶园需重点防范虫害暴发风险。
茶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属半翅目叶蝉科,具刺吸式口器。在广东一年发生10余代,有两个发生高峰,夏、秋茶受害严重。卵产于茶树嫩梢中,以成虫越冬。以若虫和成虫刺吸刺吸茶树嫩茎、嫩叶汁液为害。受害芽叶沿叶缘变黄,叶脉变红,卷曲粗老;为害严重时,芽叶叶缘红褐焦枯,芽叶生长停滞,甚至全叶焦枯脱落。
附茶小绿叶蝉绿色防控技术
1、生态调控:生产季节,适时分批强采,春茶结束进行轻修剪,清除茶行间杂草,控制虫口基数。茶园行间土壤覆盖绿肥或作物秸秆,增加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蜘蛛、寄生蜂等天敌。
2、理化诱控:悬挂天敌友好型色板(每亩25张)可显著降低叶蝉第一峰虫口数量。在茶小绿叶蝉为害高峰期采用吸虫机捕杀成虫、若虫。
3、科学用药:当第一峰百叶虫口超过6头时,可选用茶皂素、除虫菊素、茚虫威、虫螨腈、茶皂素、藜芦胺、茚虫威、虫螨腈、双丙环虫酯等植物或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并贯彻实施农药安全间隔期,做到用药量适宜,尽量减少用药次数。
技术指导: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茶叶创新团队、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广东省茶叶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通讯员:刘嘉裕
郑州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